珍惜水資源,不要讓*后一滴水變成為世界的眼淚
目前,中國西南5省區(qū)正在遭遇一場百年難遇的大旱,而與此同時,16個省份約2.7億人遭受沙塵侵擾。因此,這個世界水日的到來更加引發(fā)人們對水資源及節(jié)水話題的凝重思考和深度追問。
中國的城市60%都面臨著水資源缺乏的問題。中國水科院水資源研究所所長王浩介紹,我國建制市667個,420多個市。46%的城市是資源性缺水,8%的城市是水質性缺水,26%的城市是工程性缺水。這420個城市一年總缺水量在105億立方米左右,折算成經濟損失就是2000億元以上。
在全世界153個有水統(tǒng)計的國家里,中國人均水資源量排在第121位,也是聯(lián)合國認定的13個缺水國家之一。同時隨著城市規(guī)模的不斷擴大,工業(yè)化進程的不斷推進,水資源缺乏以及水質污染問題日益突出。
城市缺水原因何在
這么多的城市都存在著缺水的問題,而且其中還有110多座城市存在嚴重缺水狀態(tài),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
記者了解到,城市水資源短缺一方面是中國的水資源相對并不豐富,且分布不均,而城市發(fā)展規(guī)模大,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,水資源很難很快集中到人口密度高的城市。近些年干旱和洪水出現的幾率在加大,極端的氣候條件也帶來了諸多的水問題。
除去自然因素,造成城市水資源缺乏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污染問題。國內以地下水源為主的城市,地下水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。北方許多城市由于超采嚴重,地下水的硬度、硝酸鹽、氯化物的含量逐年上升以至超標。此外我國的用水效率較低也是造成缺水的原因。
城市缺水如何破解
其實城市和人一樣,一旦缺水就不能夠健康成長,而且城市的口渴問題也不能光是指望著老天爺,專家給我們指出了幾條破解之道。
不少專家表示,要解決水資源緊缺問題,提高用水效率是根本途徑。
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,到2030年國內用水總量要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內,這是國內用水總量控制紅線。下一步要盡快將這個總量分解到各個省區(qū)直轄市,使每個地區(qū)都有明確的用水上限。
而部分專家認為,除了國家的控制,水價的合理調整也能起到積極作用。據央視網
1977年召開的“聯(lián)合國水事會議”,向全世界發(fā)出嚴正警告: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,繼石油危機之后的下一個危機便是水。1993年1月18日,第四十七屆聯(lián)合國大會作出決議,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“世界水日”(WorIdW3terD3y)。
-武漢水文章
本報訊(記者金濤通訊員高山)昨天是“世界水日”,市水務局發(fā)布《2009年水環(huán)境狀況公報》,備受關注的湖泊體檢結果是喜憂參半。
中心城區(qū)湖泊水質大幅提升。38個中心城區(qū)湖泊中,有23個湖泊水質比上年大幅好轉,上升率達到六成,其中后襄河、小南湖、張畢湖等湖泊水質升級,紫陽湖、沙湖、南湖、墨水湖等湖泊污染指數降低。
遠城區(qū)湖泊水質呈繼續(xù)惡化趨勢。17個遠城區(qū)湖泊中,有9個湖泊水質惡化,其中漲渡湖、陶家大湖、武湖、牛山湖水質降檔,王龍湖、后湖、后官湖、沉湖和豹懈湖污染指數升高。其余8個湖泊雖無明顯變化,但其中5個湖泊湖水變“肥”,由輕度富營養(yǎng)狀態(tài)變?yōu)橹卸雀粻I養(yǎng)狀態(tài)。
水務專家介紹,一升一降反映了湖泊變化的一條全球性規(guī)律:當大量工業(yè)項目和人口在城市聚集,城中湖泊受到污染;待城市管理者意識后,開始湖泊治理,水質逐漸好轉。同時,工業(yè)項目向遠城區(qū)轉移,遠城區(qū)湖泊也開始類似輪回。
這個問題已經引起政府重視。我市正在制定遠城區(qū)湖泊保護規(guī)劃,部分湖泊治理項目已提上議事日程。
“不要讓世界上*后一▲滴水變?yōu)槭澜?/p>
的眼淚”,這句令人動容的節(jié)水宣傳語告訴我們:請不要透支世界的眼淚,否則我們的身心也將遭遇一場嚴重的千裂。 中新社發(fā)
本報訊(記者金濤通訊員高山)昨日,從市水務局獲悉,歷時8年多的漢陽“六湖連通”工程將于年內完工,實現全線通水。
漢陽六湖分別是龍陽湖、三角湖、墨水湖、南**湖、北**湖和后官湖。歷史上,這些湖泊之間相通,且與長江、漢江連通。
2002年,“六湖連通”作為國家“水污染控制技術與治理工程”重大科技專項啟動,擬采取工程措施,打通6湖之間的渠道,并恢復與長江、漢水的聯(lián)系,引江濟湖,湖湖相通,形成一個自然的動態(tài)水網。
據介紹,6湖與江水相通有兩條通道:自漢江引水經琴斷小河進入龍陽湖,再進入墨水湖和南**湖,*后排往長江;由漢江引水經琴斷小河進入三角湖,再入南**湖后流往長江。
經過多年建設,工程建設已進入尾聲,目前僅剩下明珠河———龍陽湖和墨水湖之間的連通渠,仍在建設之中。明珠河長約2公里,要穿越318國道,施工難度較大。
據工程建設方武漢碧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透露,年內6湖將實現全線連通,市民可乘船游遍漢陽。
目前,云南、廣西、貴州、四川、重慶五省區(qū)市旱情加劇,截至3月17日15時統(tǒng)計,共5104.9萬人因旱受災,飲水困難人口1609萬人,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90.2億元。旱情對農業(yè)生產造成的影響也已向上游市場傳導。
貴州目前已有310多萬人需要口糧救濟。重慶34個區(qū)縣出現旱情,農作物受害270萬畝。在四川省,往日里對付干旱非常有效的人工增雨作業(yè)今年也失去了作用。
持續(xù)干旱不僅造成農作物受災、人畜飲水困難,干旱還波及到旅游景點。在以風景秀麗著稱的廣西桂林,漓江因為缺水變成了一條“小溪”。媒體報道稱,在云南曲靖北部山區(qū)探訪發(fā)現,珠江源頭已經斷流。
本報訊(記者李曉萌通訊員樊珺)記者昨日從市?%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