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詳情
有機肥料分析
日期:2025-02-08 19:19
瀏覽次數(shù):5024
摘要:
有機肥料分析
7.1有機肥料樣品的采集與處理
7.1.1堆積類肥料樣品的采集與處理
堆積類肥料包括堆肥、廄肥、漚肥、沼氣渣肥和城鎮(zhèn)農(nóng)用垃圾等,此類肥料很不均勻,必須注意多點采集。一般應(yīng)首先劃分好采集區(qū),然后在采集區(qū)內(nèi)選擇有代表性的肥堆,在翻堆、混勻后采樣。要兼顧各個部位,注意腐熟與未腐熟,大塊與碎塊的比例。所采樣品置于塑料薄膜上,把大塊肥料或長的植物纖維弄碎切細,充分混勻用四分法縮分至2kg,風干、粉碎后過1mm篩備用。在樣品制備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兩點:(1)所采樣品若有較多石塊、玻璃、塑料等雜物,應(yīng)撿出稱重,并計算占所采樣品質(zhì)量的百分率;(2)樣品風干過程中,有些成分如銨態(tài)氮、硝態(tài)氮等會起較大變化,若要分析這些成分,必須用新鮮樣品。
7.1.2糞尿和沼氣肥樣品的采集與處理
此類肥料是液體和固體的混合物,其液固比例差異很大。采樣時應(yīng)充分攪拌、搗碎、混合均勻,在固液分層前迅速用糞勺取500mL左右,放人密閉的容器中備用(注意不能放滿,以防因發(fā)酵產(chǎn)生氣體而爆裂)。稱樣時用粗玻璃棒將固體再搗碎,充分搖勻。
7.1.3秸桿和綠肥類樣品的采集與處理
新鮮綠肥和秸桿類應(yīng)采集當?shù)刂械人降拇硇詷悠罚ú缓叵虏糠郑?。野生綠肥可根據(jù)當?shù)厥┯昧晳T,在施用期按品種采集。田間綠肥在盛花期或施用期按種類采集地上部分完整的植株。作為還田的秸稈樣品應(yīng)在翻耕前采集,采集樣品時首先應(yīng)劃分采樣區(qū),在采樣區(qū)內(nèi)選擇有代表性的地塊,視地塊大小及生長均勻程度按對角線或S形設(shè)置5~10個采樣點,每個點采集5~10株,株型小或含水量較多的植株可適當多采些,株型大的植株如玉米等可適當少于些,但至少要設(shè)置5個以上的點。所采樣品帶回室內(nèi)用剪刀剪短后,先在70℃鼓風干燥箱中烘干,粉碎,過1mm篩備用。
7.2有機肥料中水分的測定
水分是有機肥料的重要參數(shù),各種狀態(tài)下有機肥料(鮮基、風干基和烘于基)的水分含量都影響著養(yǎng)分濃度。以烘干基為基礎(chǔ)計算的養(yǎng)分濃度,可在各品種之間進行比較,是評價有機肥品質(zhì)的重要依據(jù)。此外,水分也是影響有機肥料積制質(zhì)量的重要因子。例如,水分過多或過少都直接影響著堆肥的腐熟程度。根據(jù)水分測定數(shù)據(jù),隨時調(diào)節(jié)有機肥的水分含量是積制上等肥料的重要措施。
測定有機肥料中的水分應(yīng)根據(jù)樣品的特性選擇適宜的測定方法。常壓干燥法(105℃)適宜不易熱解和不含揮發(fā)成分的堆肥、漚肥、廄肥、土雜肥、垃圾肥、秸稈和綠肥等,它是*基本、*常用的水分測定方法。減壓干燥法(60℃真空干燥法)適宜于含易熱解、易焦化成分、但不含揮發(fā)性油的某些鳥糞肥的水分測定。蒸餾法適宜于含揮發(fā)性油或干性油的某些餅肥的水分測定(參見植物和化肥水分的測定)。
常壓干燥法測定水分
方法原理 有機肥料樣品經(jīng)100~105℃烘干至恒量,所失質(zhì)量即為水分。
操作步驟
1.將鋁盒及蓋放入已預先加熱至100~105℃的電熱鼓風箱中,烘30min取出,蓋好盒蓋,移入干燥器中冷卻、稱量。再烘30min,同上步驟稱量,直至兩次質(zhì)量之差不超過1mg即為恒量(m0)。
2.稱取已通1mm篩的風干樣品約5.xxxg,平鋪于已知恒量的鋁盒中(樣量+盒量,m1),將蓋斜放,放入已預熱至105℃的電熱鼓風箱中,于105℃烘8h,蓋好盒蓋,取出,放入干燥器中冷卻、稱量(m2)。
結(jié)果計算
水分含量(%)=(m1-m2)/(m1-m0)*100
測定結(jié)果用平行測定值的算術(shù)平均值表示,保留1位小數(shù),兩次平行測定結(jié)果的**差值,應(yīng)小于0.2%。
7.3有機肥料中有機物總量和粗灰分的測定
有機物是有機肥料特有的物質(zhì),是形成土壤有機質(zhì)、腐殖質(zhì)的重要物質(zhì)基礎(chǔ),對改善土壤結(jié)構(gòu),提高土壤肥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有機肥料的粗灰分是樣品經(jīng)灼燒除去有機物后的殘渣,含有多種能為植物吸收利用的礦質(zhì)元素,是植物重要的養(yǎng)分供給源之一。因而有機物總量和粗灰分是評價有機肥料品質(zhì)的重要參數(shù)。
測定有機肥料中有機物總量的方法常用濕燒法(K2Cr2O7)法)和干燒法(灼燒減重法)。由于有機肥料有機物含量較高,用濕燒法測定結(jié)果不理想。而干燒法操作簡便易行,測定結(jié)果較為滿意,并可同時測定粗灰分。灰分經(jīng)用酸溶解后,用水定容至一定體積,即為可供測定磷、鉀、鈣、鎂、銅、鋅等元素的待測液。
灼燒法測定有機物總量和粗灰分
方法原理有機肥料樣品先經(jīng)低溫碳化后,在高溫電爐中(525oC)灼燒氧化,有機物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而消失,其燒失量即為有機物總量,剩下的殘渣為粗灰分。
操作步驟
1. 將瓷坩堝放入高溫電爐中(蓋斜放在坩堝上),在525±10oC灼燒30min,取出稍冷,移入干燥器內(nèi)冷卻,取出稱量。再放入高溫電爐灼燒30min灼燒10min,取出,移入干燥器內(nèi)冷卻,稱量,直至兩次質(zhì)量之差小于0.5mg即為恒量(m0)。
2.稱取過1mm篩的風干樣品2~3g(**至0.001g,m)平鋪于已知質(zhì)量的瓷坩堝中,在105oC的電熱恒溫干燥箱中烘8h,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卻,取出稱量(m1)。將其放在電爐上(坩堝蓋斜放)緩慢碳化,逐漸提升溫度,直至不再出現(xiàn)黑煙,樣品呈灰白色為止(注意碳化時溫度不能過高,防止樣品著火。將坩堝移入高溫電爐(蓋斜放)于525oC灼燒6h,取出稍冷,移入干燥器內(nèi)冷卻,取出稱量(m2)。
結(jié)果計算
有機物總量(%)(烘干基)=(m1-m2)/(m1-m0)*100
有機物總量(%)(風干基)= (m1-m2)/ m*100
粗灰分%(烘干基) =(m2-m0)/(m1-m0)*100
粗灰分%(風干基) =(m2-m0)/ m *100
注意事項
1. 在樣品中加幾滴乙醇可使樣品在灰化時疏松;
2.碳化開始溫度不宜過高,否則可能使部分樣品顆粒逸出或使樣品明火燃燒而造成損失,只有在樣品不冒黑煙后才能升高溫度。
7.4有機肥料中全氮、磷、鉀的測定
有機肥料中的氮、磷、鉀是提供植物生長發(fā)育所需的重要來源,有機肥料氮、磷、鉀的含量決定了有機肥料的品質(zhì);了解有機肥料在積制過程中養(yǎng)分的變化和損失情況,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積制上等有機肥;在平衡施肥中計算有機肥施用量,都需要測定有機肥料中的氮、磷、鉀含量。
測定有機肥料中的氮過去沿用開氏法,分析結(jié)果準確可靠,但消煮費時。用硫酸-高氯酸法可大大縮短消煮時間,消煮液可同時供測定氮、磷、鉀,但溫度控制不好容易造成氮的損失。用硫酸-過氧化氫法可避免上述缺點,所制成的待測液,氮用蒸餾法測定,磷用釩鉬黃比色法,鉀用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法直接測定。
方法原理有機肥料中的氮、磷大多以有機態(tài)存在,鉀以離子態(tài)存在,用硫酸和過氧化氫消煮樣品,使之轉(zhuǎn)化為銨鹽、磷酸鹽和鉀鹽,同一消煮液可供氮、磷、鉀的測定(參見植物分析)。
§8 肥料中污染元素的分析
肥料在提高作物產(chǎn)量的同時,因其可能含有某些微量污染元素,如砷、鎘、鉛等,因此也要分析這些元素。一般采用強酸消煮,使其成為溶液后,用比色法、AAS或ICP等儀器分析。
方法原理 用鹽酸-硝酸(王水)溶解肥料樣品,制備供分析用的試樣溶液,然后用比色法、AAS或ICP等儀器分析測定。
8.1 試樣溶液的制備
稱取5克實驗室樣品,**到0.001克,置于250ml燒杯中,加入30ml鹽酸和10ml硝酸,蓋上表面皿,在電熱板上煮沸約30min后,移開表面皿繼續(xù)加熱,使酸全部蒸發(fā)至干,以趕盡硝酸。冷卻后,加50ml鹽酸溶液,加熱溶解,用水完全洗入200ml容量瓶中,冷卻后加水至刻度,混勻。干過濾,棄去*初數(shù)毫升濾液,保留濾液(此為試樣溶液)供砷、鎘、鉛等含量的測定用。
8.2 砷的測定方法-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
方法原理在酸性介質(zhì)中,五價砷通過碘化鉀、氯化亞錫及初生態(tài)氫被還原為砷化三氫(AsH3),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的吡啶溶液吸收,生成紅色可溶性膠態(tài)銀,紅色的深淺與砷含量成正比,可在波長540nm處,測定其吸光度。
8.3 鎘、鉛等含量的測定
用AAS或ICP等儀器分析(參見土壤分析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