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詳情
油類的測定
日期:2025-02-11 22:40
瀏覽次數(shù):2075
摘要:
油類的測定
簡介:
油類包括脂肪酸、蠟、礦物油、植物油、硬脂酸等。
水體中的油分來自于工業(yè)廢水、生活污水的排放,以及動物分解等方法。據(jù)估計,全世界每年可能有500×104~1000×104噸石油及其產(chǎn)品排入水體,產(chǎn)生各種不同程度的污染,石油的泄漏及戰(zhàn)爭因素造成的石油污染時見報道。
危害:
油類的危害主要表現(xiàn)在:
1.消耗水中的DO,使水質(zhì)惡化。分散于水中的油,部分吸附于懸浮顆粒,或以乳物狀態(tài)存在于水體中,部分溶于水中,水中的油在被微生物分解氧化過程中消耗DO,使水質(zhì)惡化;同時,漂浮于水體表面的油,影響空氣-水體界面上的氣體交換,形成一層油膜,結果水體不能及時從空氣中補充O2,更促進了水質(zhì)惡化。
2.毒害魚類,給漁業(yè)生產(chǎn)帶來破壞。石油污染能直接毒害魚類,特別是油膜和油團能粘住大量卵和幼魚,給魚類繁殖帶來極大危害。即使油的濃度低至10-4~10-5mg/L,魚卵存活率也只有55%~89%,而畸形仔魚占到23~40%。報道:前蘇聯(lián)里海由于石油污染,海洋魚類賴以生存的浮游生物明顯下降,鱘魚總產(chǎn)量下降2/3,鯉魚、棱子魚、幾乎絕跡。
因此,油類已成為水的常規(guī)監(jiān)測項目之一。
水樣的采集與保存:
由于水中油部分溶解,或乳化狀態(tài)微生物分解
部分懸浮形成油膜影響氣體交換
所以采樣時應針對監(jiān)測目的來確定采樣方法:
①采集乳化狀態(tài)油時,應注意不要收集表層懸浮物,應在水面下20Cm左右采集;
②懸浮狀態(tài)油,采集表層水樣即可;
① 采集水樣時,應使用帶刻度玻璃瓶,一次采集完畢,用多少采多少,水樣采多了時,也不要倒出,因為玻璃器壁對油吸附,水倒出后,會影響油的濃度。
② 如不能及時測定,應加H2SO4調(diào)PH<2,t<4℃保存。
測定:
油的測定方法有:
序號 | 方法 | 備注 |
1 | 重量法 | 操作復雜,靈敏度低,但不受油品的限制 |
2 | 紫外分光光度法 | 易普及,靈敏度高,基于芳烴類物質(zhì)在一定波長下有特征吸收,對于芳烴類有較高靈敏度 |
3 | 熒光法 | 靈敏度更高 |
4 | 紅外法 |
1. 重量法測油
分液漏斗+水樣(VmL)+(使水樣酸化,達到破乳目的)+(加入電解質(zhì)有利于分層,達到破乳目的)+石油醚或正己烷振蕩靜置分層有機相(石油醚+油)倒入錐形瓶+無水過濾已稱重的小燒杯蒸發(fā)至恒重。
油總量 | 測定方法如上 |
礦物油 | 石油醚提取液過活化的堿性氧化鋁柱流出液同法測定 |
植物油 | 總量—礦物油 |
2.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石油類物質(zhì)
分液漏斗+水樣(VmL)+(使水樣酸化,達到破乳目的)+(加入電解質(zhì)有利于分層,達到破乳目的)+石油醚或正己烷振蕩靜置分層有機相(石油醚+油)倒入錐形瓶+無水過濾濾液轉入容量瓶定容石油醚為參比,λ=256nm,1Cm石英皿,比色測定Ax。
注:1.標注曲線的制作選用15號機油或20號重柴油為標準油。
2.選擇λ=256nm的根據(jù):石油類物質(zhì)雖是多種有機化合物的混合物,但由于石油類含有的具共軛體系的物質(zhì)在紫外光區(qū)具有特征吸收峰:
化合物 | 主要吸收波長(nm) |
帶苯環(huán)的芳香族化合物 | 250~260 |
帶共軛鍵化合物 | 215~230 |
一般原油的兩個吸收峰 | 225,256 |
其它油品(染料油、潤滑油) | 與原油吸收峰相近 |
據(jù)此選擇紫外光區(qū)256nm進行比色測定。